昨晚一家三口卧谈,回忆三年前的此时,当当出生前的那晚。妈妈满是幸福的辛酸,说完,问当当,还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吗?他说,不要了,并用双手紧紧的搂住了妈妈的脖子,因为他知道了生孩子对妈妈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。
也许这种"知道"就是成长的表现,而成长就是这些一点点的"知道"汇聚起来。
三岁意味着什么呢?
成年人都会给孩子说出各种标准,如,三岁,该会自己穿衣服,扣扣子,穿鞋了等等。我们不断的在要求他,而我们很少严格要求自己,当我们年长起来,却很少谈论自己的成长。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觉知,是很容易的在孩子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。从生物学角度理解,他确实是我们基因的拷贝,理所当然,有我们的影子。也许从某种角度,孩子作为一份我们人生的礼物,像一面镜子,提醒着我们自己的人生,该怎么向他们示例展开自己的真正生命的旅程,每当他像我一样愤怒时,我看到了自己。每当他像我一样哭泣时,我看到了自己。每当他像我一样开心的笑时,我看到了自己。每当他批评我的时候,我也看到了自己。
这些当下,应该立足觉知,做出正确的示例。这应该是我三年来和自己的孩子生活,所学习到的最宝贵的人生经验。而在过去的那些当下,我做得并不好,甚至糟透了。
李健回应自己不想要孩子时,说:
觉得没必要延续自己的基因,没什么了不起的,也不是什么濒临灭绝的物种,没必要延续自己。现在的社会我认为存在很多问题,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一出生就把我吃过的苦重新走一遍,况且我们的基因也没有优秀到必须要有人来继承。
我时常会想起他说的话,有时候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,有时候也会觉得他的观点有些自私。
但他还说了句话,生不生孩子不重要,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活明白,在离开的时候不留下遗憾。
我想,对于一个已经有了孩子的人,除了让自己活明白,还有责任引导自己的孩子活的明白。希望着每一世代的孩子都比他们的上一世代更加的能够活得明白,活出真正的自己。这样,我们这个地球文明才有希望跨出星际,走向银河。